顯示具有 氣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氣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5月2日

有效控制氣喘 遠離過敏原

更新日期:2011/05/02 17:34
(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2日電)嘉義基督教醫院今天表示,氣喘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全球估計有3億人罹患;氣喘的因素很多,患者應遠離過敏原,並多運動,才能確保生活品質。
嘉義基督教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陳煒表示,為了提醒民眾對氣喘的注意與重視,自1998年起由全球氣喘創議組織每年向WHO(世界衛生組織)建議5月初的某1天為「世界氣喘日」。

陳煒指出,氣喘是氣管過度敏感且呈現慢性發炎的疾病,當患者接觸到過敏原或誘發因子時,會引起反覆發作的喘鳴、呼吸困難、胸悶以及咳嗽。

控制氣喘發作的藥物已經相當進步,可穩定氣管,且副作用極少,在醫師指示下服用,90%患者在1至2週內即可穩定控制氣喘。

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主任王壯銘表示,氣喘會造成呼吸道敏感,因此呼吸道容易對香菸、煙霧、花粉、冷空氣等刺激物起強烈反應,並引起氣喘,產生胸悶、咳嗽、喘鳴與呼吸因難等現象。

王壯銘提醒氣喘患者,治療氣喘應從多方面著手,包括遠離過敏原和刺激因子、適當而規則的藥物治療、進行減敏療法、多運動,才能遠離氣喘。1000502 http://news.msn.com.tw/news2155606.aspx

2009年7月25日

臺灣地區的過敏症狀已躍升為國病,每3個人就有1人過敏!

臺灣地區的過敏症狀已躍升為國病,每3個人就有1人過敏!不論大人或小孩,盛行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因此,了解過敏病,並進一步預防過敏體質的產生,應該是現代人必須知道的常識。
塵蟎是臺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有90%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蟎過敏,塵蟎約0.2~0.5公釐大小,以人或動物的皮屑、指甲及毛髮為主食,喜好生長於床褥、枕頭、地毯、衣服、有毛的玩具或厚重的窗簾,在攝氏25度,相對濕度80%的環境生長的最好,繁殖也最快,因此很適合在臺灣生長,在夏末初秋時繁殖的最快,也是氣喘病人最容易發作的季節可知其重要性。

2009年7月13日

特別報導-徹底調整過敏體質就趁這個月!

【推薦本篇報導】 ◎台視推薦
企畫.文/陳淑卿 中醫三伏貼過敏斷根不再來?
想要透過三伏貼療法改善過敏體質者可要注意了,治療過程是否確實,生活飲食細節是否遵守,是影響治療成效的關鍵七、八月份最炎熱的時候,各大醫院中醫門診及中醫診所總是擠了滿滿的人,許多門診根本掛不上號,這是因為「三伏貼」的季節又到了。為什麼大家會一窩蜂地趕搭「三伏貼」熱潮?主要是過敏人口實在太多了,大約每3人就有1人,包括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症狀惱人又無法根治。中醫自古流傳的「三伏貼療法」,近年經各大醫療院所展開臨床研究,並屢屢發表對於過敏疾病具有預防的效果,又因非侵入性治療,長年為過敏所擾的人,就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因此造成治療風潮。根據統計,中醫門診量因此多了3成,三伏貼到底何有魔力?為何有人做了三伏貼,過敏仍發作?今年三伏日:7/14、7/24、8/13一定得這3天嗎?「三伏貼」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法,結合針灸、經絡與中藥學,將中藥貼敷於穴位上,經由中藥對穴位所產生的熱刺激及化學作用,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原理,在一年之中最熱的三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也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在特定的穴位貼上藥物,到了秋冬時節就可以緩解過敏症狀,以今年為例,三伏日是7/14、7/24、8/13。但是一定得這3天到中醫門診報到才可以嗎?萬一錯過了怎麼辦?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隨著時空環境及臨床技術的進步,這些觀念都必須更新了。陳旺全說,三伏貼療法由來已久,自清朝就有記載,早期係根據大周天變化並符合節氣生理原則,記錄應用在人體的治療效果,發展出在一年中最熱的3天治療效果最好。但是,隨著地球溫室效應變化,且台灣夏天溫度幾乎處於高溫,臨床也發現,在這3天之外進行治療的效果,並不亞於這3天,所以並不限定是這3天,整個夏天都是可以的。(詳細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16期)http://www.ttv.com.tw/lohas/green10246.htm

2009年6月21日

塵蟎終結者

客廳
一般家庭冷氣送風口,吸氣和排氣都很髒,這是因為空氣流動處會引起靜電帶電而吸附污垢的緣故。污垢在寒冷處比在溫暖處更容易被吸附。污垢的主體是灰塵,當然還包括黴菌的孢子及細菌,在污垢當中,黑色黴菌最多,使得送風口越來越黑,一旦產生黴菌,則以黴菌為食的璊當然也會在此棲息。(在美國發生退伍軍人症,原因在於空調的冷卻水)

房間
塵璊其繁殖的絕對條件為溫度與溼度 ,而二者其中又以溼度比溫度還要重要。寢具因裡面裝填材料的不同,其吸溼性也有差異,會影響到 塵璊的附著程度。早上起床後,棉被裡的溫度約攝氏28度,濕度為百分之八十,如果起床後,立即將 棉被塞入衣櫥裡,等於是將濕氣送入裡面一樣。

廚房
由於在此處理食品,更是應該保持清潔的地方,不過,充滿美味食物,油漬,以及水氣的廚房,是細菌很喜歡的地方。

玄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鞋子帶有濕氣放入鞋櫃時,容易長黴。穿著已被汗水沾濕的鞋子,更是引起香港腳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夏天或冬天鞋子都處於高溫多濕狀態,是黴菌和塵璊最喜歡環境。這時芬多精就能發揮效果。

浴室
清潔、去霉、除菌、除臭四效合一。能有效去除居家常見細菌及霉菌,同時形成保護,消除臭味,常保乾淨清新。有效形成透明保護膜阻絕霉菌污垢與異味產生。

什麼是過敏病?最常見的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
過敏病

一、簡介:
1、會遺傳。雙親之一有過敏病,則子女有1/3罹病;若雙親皆有,則子女有2/3罹病。
2、高發生率。1/10的學童有氣喘;而1/3的學童有過敏性鼻炎。亦即每三個寶寶就有一個過敏兒。
3、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其症狀類似皆會咳嗽、打噴涕、流鼻水,但感冒通常不會超過兩週;而過敏則較為長期,會有「感冒一直好不了」的感覺。如果有慢性咳嗽、尤其是夜咳的很厲害,且伴隨喘鳴聲就要懷疑是有氣喘。如果天天早上起床時,會打噴涕、流鼻水,則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有感冒時,更會促使過敏的發作;故有時兩者會同時存在。
二、診斷:如懷疑是過敏病時,就須藉著抽血檢查,得知(c6a1)是否有過敏體質(c6a2)對那種過敏原會過敏。
三、治療:(c6a1)按時服藥;對嚴重者須長期吸入抗發炎吸入劑來控制(c6a2)減敏(免疫)治療:約需二、三年,但只有一半的成功率(c6a3)避免過敏原—居家環境控制(如下所列)(c6a4)運動
四、居家照顧及居家環境控制:
1、避免接觸(吸入)刺激性之氣味,如二手煙、殺蟲劑、髮膠、汽油味、油漆味等。
2、適度使用電暖器或戴口罩,以減少溫差的劇變。
3、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避免感冒。
4、避食冰品、香蕉、芒果、西瓜、橘子、可樂、濃茶、咖啡、海鮮、花生、糯米、竹筍、小白菜等。
5、多喝溫開水,並須注意營養之均衡。
6、要有充份的休息
7、適量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慢跑、騎單車,體操等。
8、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緊張而引發氣喘。
9、居家環境控制:
I、注意居家整潔。拿掉地毯,以地磚、地板代替。以百葉窗或塑膠窗代替布窗簾。
II、枕頭、棉被、床墊儘量使用合成纖維製成的,勿使用棉絮、羽毛的材料。用木板或金屬床,儘量不要使用彈簧床或塌塌米。必要時可使用防璊床套、被套、枕頭套。每隔2-4週,用55ºC的熱水洗滌被單、枕頭。
III、使
客廳
一般家庭冷氣送風口,吸氣和排氣都很髒,這是因為空氣流動處會引起靜電帶電而吸附污垢的緣故。污垢在寒冷處比在溫暖處更容易被吸附。污垢的主體是灰塵,當然還包括黴菌的孢子及細菌,在污垢當中,黑色黴菌最多,使得送風口越來越黑,一旦產生黴菌,則以黴菌為食的蟎當然也會在此棲息。(在美國發生退伍軍人症,原因在於空調的冷卻水)
房間
塵蟎其繁殖的絕對條件為溫度與溼度 ,而二者其中又以溼度比溫度還要重要。寢具因裡面裝填材料的不同,其吸溼性也有差異,會影響到 塵蟎的附著程度。早上起床後,棉被裡的溫度約攝氏28度,濕度為百分之八十,如果起床後,立即將 棉被塞入衣櫥裡,等於是將濕氣送入裡面一樣。
廚房
由於在此處理食品,更是應該保持清潔的地方,不過,充滿美味食物,油漬,以及水氣的廚房,是細菌很喜歡的地方。
玄關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鞋子帶有濕氣放入鞋櫃時,容易長黴。穿著已被汗水沾濕的鞋子,更是引起香港腳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夏天或冬天鞋子都處於高溫多濕狀態,是黴菌和塵蟎最喜歡環境。這時芬多精就能發揮效果。
浴室
清潔、去霉、除菌、除臭四效合一。能有效去除居家常見細菌及霉菌,同時形成保護,消除臭味,常保乾淨清新。有效形成透明保護膜阻絕霉菌污垢與異味產生。
什麼是過敏病?最常見的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
過敏病
一、簡介:
1、會遺傳。雙親之一有過敏病,則子女有1/3罹病;若雙親皆有,則子女有2/3罹病。
2、高發生率。1/10的學童有氣喘;而1/3的學童有過敏性鼻炎。亦即每三個寶寶就有一個過敏兒。
3、到底是感冒還是過敏?其症狀類似皆會咳嗽、打噴涕、流鼻水,但感冒通常不會超過兩週;而過敏則較為長期,會有「感冒一直好不了」的感覺。如果有慢性咳嗽、尤其是夜咳的很厲害,且伴隨喘鳴聲就要懷疑是有氣喘。如果天天早上起床時,會打噴涕、流鼻水,則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有感冒時,更會促使過敏的發作;故有時兩者會同時存在。
二、診斷:如懷疑是過敏病時,就須藉著抽血檢查,得知(c6a1)是否有過敏體質(c6a2)對那種過敏原會過敏。
三、治療:(c6a1)按時服藥;對嚴重者須長期吸入抗發炎吸入劑來控制(c6a2)減敏(免疫)治療:約需二、三年,但只有一半的成功率(c6a3)避免過敏原—居家環境控制(如下所列)(c6a4)運動
四、居家照顧及居家環境控制:
1、避免接觸(吸入)刺激性之氣味,如二手煙、殺蟲劑、髮膠、汽油味、油漆味等。
2、適度使用電暖器或戴口罩,以減少溫差的劇變。
3、勤洗手,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避免感冒。
4、避食冰品、香蕉、芒果、西瓜、橘子、可樂、濃茶、咖啡、海鮮、花生、糯米、竹筍、小白菜等。
5、多喝溫開水,並須注意營養之均衡。
6、要有充份的休息
7、適量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慢跑、騎單車,體操等。
8、避免情緒過度激動、緊張而引發氣喘。
9、居家環境控制:
I、注意居家整潔。拿掉地毯,以地磚、地板代替。以百葉窗或塑膠窗代替布窗簾。
II、枕頭、棉被、床墊儘量使用合成纖維製成的,勿使用棉絮、羽毛的材料。用木板或金屬床,儘量不要使用彈簧床或塌塌米。必要時可使用防蟎床套、被套、枕頭套。每隔2-4週,用55ºC的熱水洗滌被單、枕頭。
III、使用空氣清淨機。以除濕機維持室內濕度在50%左右,可減少蟎或黴菌的數量。
IV、當孩童在室內時,避免清掃房間,勿使用吸塵器及掃把,應以濕抹布清潔。
V、避免玩絨毛玩具或是用棉花、羽毛充填的玩具。用木製或鐵製的玩具。
VI、所有衣物應放在衣櫃或抽屜內,並關住密封。
VII、勿存放舊報紙及雜誌,書櫃及陳列櫃應常關閉。
VIII、最好家裡不飼養寵物。室內最好不要養植物。

2009年6月20日

除蟎大作戰

孩子早上起床老是噴涕打不停、眼睛紅腫發癢,爸媽打掃家裡揚起灰塵,更是猛烈咳嗽外加打噴嚏流鼻涕,這都是因為塵蟎讓有過敏體質的人引發的過敏症狀。塵蟎僅0.2-0.5公釐大,這肉眼看不到的害蟲,卻另許多人感到困擾。季節交替的時候,更是容易引起過敏、氣喘的時機,如何有效除蟎、除塵,有幾個方法:
使用除蟎吸塵器家中灰塵堆積,容易滋生塵蟎,加上天氣開始轉為濕熱,居家環境若沒有維持固定打掃習慣,將成為塵蟎滋生的溫床。市面上有些標榜可以除塵蟎的吸塵器,只要換上特殊吸頭,就可以將躲在地毯、窗簾、床墊、棉被、枕頭的塵蟎與塵蟎屍體及糞便通通吸起來。定期使用除蟎吸塵器清除過敏原,可有效減少過敏反應。
黑色塑膠袋陽光曝曬法只將棉被攤在太陽下曝曬,並沒有辦法殺死塵蟎,塵蟎需在55度以上高溫才會死亡。因此日本學者傳授一個居家消除塵蟎的簡單方法。將棉被、衣物、玩偶、毛毯等,裝進黑色不透光塑膠袋綁起來。(塑膠袋必須為黑色,黑色會吸熱)將塑膠袋置放在太陽底下曬1~2小時,之後透過顯微鏡觀看,裝在黑色塑膠袋在陽光下曬的棉被毛毯等,上面的塵蟎均因高溫而死亡。
上述方式,雖已將塵蟎活體殺死,但塵蟎的屍體與糞便依然殘留無法完全清除,依然有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
蒸氣洗衣機;清除塵蟎從「衣」開始LG的蒸氣滾筒式洗衣機,首創「過敏防護」洗程,可以連續產出10分鐘60度高溫的蒸氣,在洗滌行程的設定有兩種蒸氣模式,且可設定水溫。產出的60度高溫蒸氣,有效殺死塵蟎,塵蟎的卵、排泄物等,也會因熱水洗滌失去附著力,還可深入纖維底層,把花粉、細菌等過敏原通通清除。此項發明獲得多國過敏醫學協會一致認證。http://tw.news.yahoo.com/editorial/090608_lg.html

2009年3月3日

嬰兒時曝露於黴菌會增加日後氣喘的風險

嬰兒時曝露於黴菌會增加日後氣喘的風險
更新日期:2009/03/03 00:15


  February 24, 2009 — 根據2月份過敏、氣喘&免疫學檔案期刊發表的研究結果,家中可見的黴菌與嬰兒後來發生氣喘的較高風險有關。根據該研究,母親抽菸也是小孩日後發生氣喘的顯著風險因素。
  
  辛辛那提大學環境健康系的Yulia Y. Iossifova博士等人,使用「氣喘預測指引(Asthma Predictive Index,API)」評估483名小孩日後發生氣喘的風險。
  
  Iossifova博士等人解釋,本研究獨特之處在於首次聚焦於探究可見的黴菌以及(1-3)-β-D-glucan(聚葡萄糖)之曝露對臨床API的影響;API最初發展用於3歲的小孩,對6至13歲時發生氣喘有59.1%的陽性預測價值、73.2%之陰性預測價值,專一度為84.7%,敏感度為41.6%。
  
  參與辛辛那提孩童過敏與空氣污染(Cincinnati Childhood Allergy and Air Pollution)研究的小孩,是於2001年10月1日至2003年7月31日之間出生,這些嬰兒的雙親在嬰兒平均8個月大時,完成一份有關居家特徵的詳細問卷,接著接受家庭訪視,訪視包括從主要遊戲區取得灰塵樣本,以及收集家中可疑表面的膠布取樣。研究者使用顯微鏡評估這些樣本的黴菌污染,將各家庭的黴菌以及水漬分類為沒有、低或高。分析塵土樣本中的(1-3)-beta-D-glucan和內毒素(endotoxin)的濃度。
  
  研究對象在1歲時的年度就醫時才開始接受評估,目前的分析包括了這些小孩3歲時的健康結果。每個嬰兒透過皮膚點刺測試評估對過敏原的敏感度,雙親則報告小孩發生哮喘的頻率。
  
  Iossifova博士等人寫道,此分析中,如果小孩3歲時有復發哮喘、且符合三種主要規範之一(雙親氣喘病史、對1個以上的氣源性致敏原過敏、濕疹)或三種次要規範(沒有感冒但有哮喘、醫師診斷過敏性鼻炎、對牛奶或雞蛋過敏)之二,則被視為有陽性API,也就是未來發生氣喘的風險較高。發生哮喘1次以下、對任何過敏原都沒有過敏者被納入對照組。
  
  研究結果指出,(1-3)-beta-D-glucan值與小孩之過敏哮喘風險和陽性API呈反比。內毒素量與過敏哮喘和陽性API之間有些微增加但不顯著的風險關係。
  
  不過,相較於家中沒有可見黴菌的嬰兒,家中有可見黴菌的嬰兒發生過敏哮喘的機率達6倍以上、陽性API的機率達7倍以上。母親抽菸是另外一個過敏哮喘風險顯著增加的因素(校正勝算比[OR]為13.7),也是後續發生氣喘的風險因素(OR值4.4)。
  
  這項研究的一個潛在限制是孩童測量結果時的年紀;許多小孩在3歲時有哮喘或有陽性API,但後來沒有發生氣喘;但是因為3歲時的檢測顯示13歲時會增加氣喘風險,作者建議持續追蹤,以確認這些發現是否與後續風險有關。
  
  作者結論表示,可見的黴菌以及母親抽菸是陽性API未來發生氣喘的最強風險因素;因此,對高風險小孩有效之發生氣喘的預防性檢測是家庭矯正測量,以移除可見的黴菌,另外就是雙親戒菸。
  
  國家環境健康醫學研究中心、國家職業安全研究中心、辛辛那提大學教育與研究中心之健康訓練計畫支持本研究。作者宣稱沒有相關財務關係。
本則新聞由國際厚生提供 2009/03/03
http://news.msn.com.tw/news11905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