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經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9年7月28日

花旗帶頭砍權益 本土銀行紛跟進

更新日期:2009/07/29 01:47
銀行砍卡友的權益比狠也比快,花旗銀行6月逕自縮減哩程兌換比例,以前刷滿17萬可以換到1張香港機票,現在得刷滿32萬才能換到。另外中國信託、富邦、玉山等多家銀行也跟進,有的取消免費的機場接送服務,有的調高海外刷卡手續費,平均每刷1萬元就得多付出將近50元的費用。
卡友楊先生指出,「權益受損的不是只有我,是全台灣的人都受損,那由全台灣的人民去決定,看要怎麼跟這些銀行抵制以及溝通。」花旗對卡友砍了第一刀,國內的銀行也跟著有樣學樣。
中國信託也對將近50萬發卡量的中華電信call call卡,紅利扣抵電信費一口氣砍了一半,玉山銀行白金卡卡友,以前刷滿5萬元可以享有免費道路救援,7月後得刷滿10萬元才可以,還有國外刷卡的手續費也調升了近0.5%,每刷1萬元就必須多付出45元。卡友郭先生表示,「幾乎所有的優惠都有縮減,很難跟以前比。」
聯邦銀行、新光銀行國外刷卡手續費也是多了近0.5%,銀行砍卡友權益動作越來越快,連該在60天前告知卡友的基本動作都沒有,加上外傳金管會似乎又默許銀行強硬變更卡友權益,連金管會都站在銀行那邊,這叫全台九百多萬名卡友又能找誰討回該有的權益呢?(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嘉惠、林郁仁)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07/29http://news.msn.com.tw/news1362721.aspx

終止靜止戶! 花旗、渣打將強制關帳

更新日期:2009/07/29 01:47
為開源節流,如今銀行的腳步是越來越快,渣打跟花旗銀行都打算主動把零存款又靜止的帳戶給關帳,還有銀行開始推出各種名目加收手續費,例如開戶未達3個月就取消帳戶的人收100元,連臨櫃領錢、匯款也都要收錢。
動不動就到銀行領錢、存錢或是匯款,銀行就愛這種客戶,但對於開戶後卻又不往來的靜止戶,不少銀行開始祭出狠招,以渣打銀行為例,該行對連續一年沒有往來又零存款的靜止戶,祭出關帳措施;花旗銀行更狠,只要連續3個月沒往來又零存款,也是以關帳處置。有人認同銀行做法,反彈的人也不少,民眾普遍認為,銀行搶錢真的搶太兇了!
合作金庫跟國泰世華銀行雖然不會主動關閉靜止戶的帳戶,但如果民眾開戶時間不到3個月就想關帳,則要收100元的手續費。
不止關帳要手續費,現在連臨櫃也不例外!匯豐銀行臨櫃領錢15萬元以下,每次要收50到70元的手續費,跨行匯款未達3萬元,也要酌收80元手續費。跟銀行往來原本是想要多賺點利息,如今不但越來越難,反被銀行收錢的機會還越來越多。(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嘉惠、林郁仁)
本則新聞由NOWnews提供 2009/07/29http://news.msn.com.tw/news1362720.aspx

2009年7月24日

學者警告 台灣可能二次衰退

更新日期:2009/07/24 04:09〔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亞銀認為台灣經濟恐將向下,財經學者表示,目前台灣只有股市等金融面表現強勁,但檢視實質面相關數據,並沒有跟著同步走揚好轉,基本面表現仍然不佳,顯示景氣仍在谷底盤旋;學者並強調,國內景氣要真正出現復甦,還必須要再等一段時間。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表示,從目前情勢來看,台灣景氣復甦還需要一段時間,若以二○○八年為計算的基準點,預估至少要等到二○一一年,才能夠回復國際金融風暴前的水準。
瑞銀證券也指出,雖然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在第四季就「由負轉正」,加上金融面股市交易熱絡,有助於消費力提升;不過,若以全年度來看,由於工業生產指數、出口年增率等實質面不佳,預估二○○九年經濟成長率將超過負六%。
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董瑞斌指出,今年以來的股市大漲,是純粹資金面帶動,而非實質基本面支撐,這樣復甦基礎是很薄弱的,不僅景氣復甦時程會十分緩慢,甚至還出現經濟泡沫化。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張清溪說,政府只想靠中資來台和投資中國市場來提振景氣,但國內根本就不缺資金,與中國經濟緊密連結,既得不到新的技術製程,也無法學得好的管理經營,台灣經濟當然只能原地踏步!
為何台灣基本面表現不佳?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把矛頭指向政府的兩岸經貿政策,他表示,把搶救經濟完全押寶在中國市場,馬政府只顧著在兩岸關係飆快車,卻沒有認真思考如何有效提振民間投資,台灣經濟當然難見改善;他認為,未來國內景氣復甦有可能出現W型,也就是二次衰退,國人要有心理準備。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724/78/1nns2.html

2009年4月7日

景氣荒漠見甘泉! 電玩徵才薪百萬

更新日期:2009/04/07 19:18 張惠民
宅經濟發威,電玩業果真受惠最多。不畏景氣寒冬,瞄準兩岸皆ㄏㄤ的線上遊戲市場,現在有業者不但不減薪裁員,還打算擴大徵才,招募200多個正職缺,當中資深遊戲程式設計師,甚至保障年薪百萬。而消息一出,據傳已經有竹科工程師蠢蠢欲動,有意跳槽。
別出心裁的以芭蕾舞當開場,瞄準宅經濟,景氣低迷當下電玩業者逆勢操作,宣告砸錢擴大徵才。
業者施文進:「到明年之前,應該會再新增200位的員工進來,這方面來講的話,除了營運的人以外,還有研發的人,比如說像有經驗的程式設計,年薪會超過百萬,我想沒有特別去設定(薪水)上限。」
號稱人事成本不設上限,有5年以上完整經驗的遊戲程式設計師,月薪7萬起跳,保障年薪百萬,連剛大學畢業的菜鳥,也能拿到3萬至3萬5。
資深製作人每個月5到8萬,遊戲企劃則以經驗等級,分布在2萬4到7萬間,而美術設計月薪也從2萬4到7萬元不等。
至於想打工的50位療傷小天使時薪百元,負責在線上陪打。線上陪打工讀生:「很開心啊,又可以在家裡玩遊戲,又可以幫助一些想玩遊戲的人,覺得這個工作很酷。」
各式各樣職務擴大規模,就是看準宅經濟當道,電玩業兩岸皆ㄏㄤ。施文進:「台灣來講的話,它的成長其實是蠻固定的比例,大概目前在100多億左右,中國大陸市場,我所聽到的最新數據,其實今年已經到達,接近新台幣1千億。」
看不出景氣衰退,電玩業愈殺愈旺,一波波湧進,也殺出另一片業績市場。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407/8/1hfc7.html

2009年3月30日

2009年3月29日

外銀:一個月內 金價可能跌破900美元

更新日期:2009/03/30
工商時報 許(清爭)文/台北報導 國際金價從3月中跌破一盎司900美元後出現買盤,不過外商銀行表示,就技術指標來觀察,黃金在未來一個月內跌破900美元機率頗高,並有可能測試850美元區間,建議投資人逢高出脫。 渣打銀行表示,國際金價於3月18日跌破每盎司900美元之後再走高,上周突破每盎司944.90美元之壓力,市場認為有機會挑戰每盎司1,032美元之上。 不過,渣打銀行說,雖然移動平均應可支撐金價向上走升,目前黃金現貨價高於20日移動平均線(每盎司929.37美元),也高於60日移動平均線及250日移動平均線,但日線動能指標大多偏空。 以技術指標來看,渣打銀行建議有黃金部位的投資人,逢高可設定在每盎司944.90美元、每盎司967.17美元(3月20日高點)及每盎司977.41美元這三個點逢高賣出。但若在未來一個月內跌破900美元,就有可能測試850至860美元。 台灣銀行貿易部說,目前看來黃金會在900美元左右上下震盪,金價漲跌不只看技術線型,還必須觀察股市、美元等指標,如果美元、美股持續轉強,黃金避險需求低,自然會變弱,價格走跌。 台灣銀行貿易部指出,資產配置上,黃金要占有10%以上,才能真正達到避險需求,黃金一旦回檔,建議投資人可以分批買進、逢高出脫。 http://money.msn.com.tw/Services/ArticleViewer.aspx?guid=1c280dff-3285-4e99-ba24-76c0bef2262f

2009年3月11日

金融家惡行惡狀 搬上舞台

金融家惡行惡狀 搬上舞台
更新日期:2009/03/11 06:18
惡質的金融家最近成為全球金融危機的新代罪羔羊,他們的惡行惡狀紛紛被搬上舞台和螢幕,不僅具警世作用,也讓受害的投資大眾找到宣洩怒氣的出口。
在倫敦賣座的舞台劇「咆哮交易」(Roaring Trade)中,四名債券交易員靠賣空交易發大財,沈溺於金錢遊戲中,誠如其中一位主角所說「你看這感覺多好,賣掉你根本沒有的東西」,但他們最後皆因輕忽風險而身敗名裂。
咆哮交易 大反派自食惡果
這齣具教育意義的舞台劇,讓人回想起風暴前夕的金融市場。交易員困在無意義的自尊中,被驕傲自大所蒙蔽,在交易中輕率投入幾百萬英鎊,卻對其風險視而不見。最終,這四人得到報應,失去了工作。
貪婪無情的金融家拿憨厚民眾的錢玩高風險梭哈的諷刺漫畫,最近占據了公眾的想像力。成了絕佳的創作材料。「咆哮交易」的編劇湯普森說:「銀行家往往年輕、粗魯、好鬥,具備了大反派的所有條件。」把他們釘在道德劇的十字架上,不但能讓觀眾轉移焦點,也讓觀眾有機會實現復仇的幻想,一吐怨氣。
倫敦身為歐洲金融中心,成為這股「撻伐銀行家」風潮的引爆點,並不令人意外。最近傳統雜耍音樂劇決定稍作修改,讓民眾有機會對缺德的銀行家大噓特噓。在「迪克惠亭頓(Dick Whittington)」一劇中,壞蛋金瑞特(King Rat)大搖大擺地走上舞台,準備實行他的邪惡計畫。他打算放款給大加那利島的小企業,再收回所有貸款,最後買下央行,讓這座島破產。
該劇的結局是,誠實的迪克選上市長,阻止金瑞特的政治野心,最後金瑞特變得一貧如洗。製作人布瑞菲爾德說,觀眾對結局的反應非常熱烈。他說:「我們原本希望觀眾喜歡劇裡的笑話,但他們也很喜歡噓金瑞特。」
危機時刻 黑色幽默音樂劇
「危機時刻:音樂劇」過一陣子要在倫敦西區上演,宣傳標語是「趁你還看得起的時候趕快來看」。這齣辦公室諷刺劇已籌畫多年,編劇決定趁金融危機上演,並配合時事修改,結果劇院競相爭奪這齣戲的首演權。編劇之一的哈特利說:「金融危機帶給這齣戲所需的麻辣。」他可能是倫敦少數感謝金融危機的人。
劇中,某大銀行律師正為他負責的大型證券化交易憂心忡忡。邪惡的企業金融部門主管跟他保證,這只是資產融資,他唱道:「我們會變戲法,任何東西都可變出錢,我們從帽子裡拿出兔子,賣掉兩次再放回去。」這種帶有黑色幽默的音樂劇,必能引起觀眾共鳴。
電視觀眾也能看到這些大反派。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電視劇《小杜麗》(Little Dorrit),是由狄更斯的經典名著改編,以19世紀的倫敦馬紹爾西債務人監獄為背景,女主角小杜麗從小因為父親無法償債,生活在監獄裡。父女後來發財出獄,卻捲入貪婪銀行家莫道的詐欺計畫。最後莫道的陰謀敗露,自殺身亡。
這齣戲對於壞帳和複雜財務如何弄垮誠實的好人,有著濃厚的警世意味,但去年在英國播放時,收視率不如預期,也許是因為其悲哀的結局過於貼近某些觀眾的生活。
房貸入戲 籌拍華爾街續集
在大銀幕上,福斯(Fox Studios)正為1987年上映的電影「華爾街」籌拍續集,片名為「金錢永無休止」(Money Never Sleeps )。由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飾演的蓋柯(Gekko),在第一集曾高喊「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他在續集中把金錢遊戲擴張至國際規模。這部電影劇本正在進行第三次修改。續集中蓋柯想必像1987年一樣冷酷無情,但這次的目標可能會變成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等房貸金融業者。
這些戲劇不但提供傳統的娛樂,也讓人們有出氣的地方。「咆哮交易」編劇湯普森說:「這就像去看『理查三世』(Richard III),金雀花王朝的人都是混蛋,但觀眾愛他們,而且願意看他們的戲。」
本則新聞由聯合新聞網提供 2009/03/11
http://news.msn.com.tw/news1201539.aspx

景氣差養不起! 台灣也「一胎化」 獨生子女佔多數

景氣差養不起! 台灣也「一胎化」 獨生子女佔多數
更新日期:2009/03/07 00:07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經濟不景氣,民眾怕養不起小孩,不是不敢生,就是只生一胎,新生兒數屢創新低,從幼稚園裡可明顯看出,獨生女、獨生子佔多數,而且還男生多於女生。
小朋友七嘴八舌,不斷發表自己的意見,不過,看看幼稚園中班的14個學生中,就有11個是男生 ,而且其中不少是獨生子,少子化現象越來越明顯,特別是不景氣,很多人怕養不起,因此都選擇只生一個,特別是希望生男生。有家長就說, 因為經濟不好,加上現在社會比較亂,所以不敢生第二個。
幼稚園加上才藝班費用,一個月至少要兩萬元,不少家長就怕生了第二胎,經濟負擔會變重,無法將所有的資源都給小孩,而且為了小孩有更好的生活,過著縮衣節食的日子。家長表示,有小孩就比較不會亂買東西,通常是有需要才會買,因此自然也不常去百貨公司了。
不敢逛百貨公司,家長就是要把錢花在孩子身上,面對經濟不好,近年來國內生育率每下愈況,去年新生兒人數只有20萬4000人,連續第5年改寫歷史新低,比起20年前的40萬人,整整少了一半,景氣差實實在在反應在生育率上。(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徐敬芸、鄭偉宏)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7/17/1fm85.html

2009年3月9日

百姓難度日 人事局長怨官餉低

百姓難度日 人事局長怨官餉低
更新日期:2009/03/09 04:09
〔記者邱燕玲、黃維助/台北報導〕馬政府閣員失言風波再添一例。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前天出席政大一項論壇時,公開抱怨「台灣的政務官待遇比鄰近國家低,申報財產好像被『脫光衣服』」,昨引起朝野立委砲轟,民進黨立委批評陳清秀「何不食肉糜」,國民黨立委認為陳清秀還存有「八股心態」。
「申報財產像被脫光衣服」
陳清秀昨澄清,外界對他的談話有誤會,他未主張政務官加薪,政府也未做此規劃,他支持財產申報制度,只是對強制信託問題,認為可進一步研究其必要性。
根據媒體報導,陳清秀日前出席政大「前瞻與政府組織變革」論壇時,提及有些政務官連首長宿舍都不敢搬進去住,申報財產好像要被「脫光衣服」什麼都得交代,待遇比起鄰近國家相對偏低,像
新加坡政務官年薪二千萬元,台灣約兩百三十萬元,不具延攬優秀人才的誘因。
不過,陳清秀這番談話又引來立委的批評。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說,「上清下秀大局長」只看到公務員享受的一面,卻沒有公務員為國家奉獻的精神,政務官申報財產是國際趨勢,愈來愈多國家採用,台灣是小國,公務員薪水相對於一般民眾已算不錯。
黃偉哲說,國家財政困難之際,陳清秀還往公務員加薪的方向思考,「非常不當」,何況馬政府執政至今表現不佳,「成績差竟還想要加薪!」
國民黨立委對陳清秀也看不下去。吳清池認為,做為政務官,陳清秀不應說這種話,一般公務員都是接受職務盡自己的責任,不會去計較,但陳清秀用菩薩心來形容,並不恰當。
吳清池強調,苦民所苦的前提是要「知民所苦」,政務官應該要知道如何解決人民之苦,陳清秀有八股心態,用這些八股用詞不是好現象,也會讓人有負面想法。
陳清秀否認主張政務官加薪
陳清秀則澄清說,他當天談的是有關未來長遠發展的文官制度,包括政務官與常任文官目前面對的問題與將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是與學術界間的對話研究,絕不是主張政務官加薪,外界對其談話有所「誤解」。
至於比較新加坡與台灣政務官待遇,陳清秀說,他是說明國外延攬優秀人才進入政府體系的措施,是就制度面提供學界研究,才舉新加坡為例,星國政務官薪水是取該領域頂尖前十大或二十大的平均薪資打七至八折,當然比台灣高很多,但國情不一樣,台灣政務官人數也較多,他只是就制度比較,並不是爭取替政務官加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9/78/1fpch.html

2009年3月8日

巴菲特不是人人能當的

巴菲特不是人人能當的
更新日期:2009/03/08 05:23
美國富豪華倫.巴菲特(見上圖,美聯社)成功的投資策略使他登上世界首富寶座(起碼在最近紐約股市大跌之前),並被奉為股神,他的投資心法被奉為聖經。難怪全球的投資人在面臨重大投資決策時,都會問自己:「巴菲特會怎麼做?」
然而,美國《富比世》雜誌以《你不是華倫.巴菲特》為題,專文剖析一般投資人對巴菲特投資策略的誤解,並認為大多數投資人的財力、投資操作和風險承受能力,都遠遠比不上巴菲特,因此不能成為巴菲特第二。
這篇文章指出,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效法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可能會犯一個嚴重的錯誤。首先,一般民眾誤解了巴菲特的真正投資方式。他最廣為人知的投資鐵律,就是買進股票,並長期持有。
雖然巴菲特標榜永久持有股票,可是投資人往往誤解他只買不賣。但他掌舵的「波克夏.海瑟威控股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主要獲利來自於買進並擁有整間公司。巴菲特無限期持有這些公司股票,並為這些公司進行非常長遠的規畫,可能長達未來五十年或更久。
但買投機股時,巴菲特不會蠢到盲目購買和持有。投資人如果認為巴菲特買了股票就忘了它們的存在,是大大低估了這位投資大師的智慧及投資頭腦,以及他擁有一批專業的投資團隊。民眾的認知與事實有出入,因為巴菲特在必要時,還是會出脫手中股票和其他投資。一般人如果買了壞股也抱著不放,將會承受不必要的損失。
這篇專文接著點出,一般人效法巴菲特投資心法時,會碰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巴菲特家財萬貫,不需要準備退休金、醫療支出或子女及兒孫的教育基金。未來五年、十年或更久以後,他都不需要賣股求現。只要有必要,他大可買了股票放著,耐心靜待賣出的時機,而這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此外,巴菲特對於風險,也自有一套獨特的定義。對巴菲特而言,持有任何一支股票只有一個風險,那就是永遠的資本損失。承擔暫時損失龐大資本的風險,顯然對他無關緊要。可是對投資資金最終要能回收的一般投資大眾來說,即使暫時的資本虧損,也可能造成嚴重的財務難關。
該文強調,如果買錯股票,並長期持有,是極為冒險的行為。投資人應該牢記,巴菲特砸重金聘請許多才智過人的高手,協助他做投資決策,所以他能夠以低價買進體質很好的股票,而不會經常抱到爛股。
這篇文章建議有意跟隨巴菲特腳步的投資人,應該注意巴菲特的風險忍受度高得驚人。他能夠接受和承受的投資風險,比大多數投資人都要高得多。
因此,除非你和巴菲特一樣擁有數十億的現金準備,與出奇大的「風險胃口」,不然你可能要思考更審慎的投資策略,以免巨額虧損難以負荷。長期抱著賠錢的股票,認為巴菲特就是這樣投資,便是犯了大錯。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9/03/08

不景氣撿便宜 網路團購發燒

不景氣撿便宜 網路團購發燒
更新日期:2009/03/08 21:56
不景氣,現在網路團購越來越多。今天有一個團購團規模很驚人,一口氣聚集兩三百人一起面交。光是這幾個月,團員就增加了四成。
  街道上兩三百公尺全排滿了人,什麼好康有這種魅力,原來他們全都是團購
美食的成員,相約來取貨。
  好吃的東西果然人氣強強滾,尤其團購價格更讓人心動,像
澳洲進口的袋鼠餅,原本一包三百五十元,團購兩百塊。台中超人氣蜜麻花,團購省十五塊,人氣美白保養品,原本將近兩千塊,團購也省不少。
  荷包縮水的時代,宅經濟發燒,光是這一團就有八百多人參加,這幾個月來就暴增了四成。用團購打敗不景氣。(記者吳青穎、姜竹祥報導)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8/69/1foya.html


2009年3月6日

七年級生做餅乾 1月業績20萬

七年級生做餅乾 1月業績20萬
更新日期:2009/03/07 00:14
愛拚才會贏!高雄一群七年級生對抗失業潮,靠著創意和巧思開設手工餅乾店,量身訂做專屬餅乾,現在月入二十萬。
  「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餅乾嗎?」網路上最近很流行這樣一句口號,提供創意的人是這群七年級生,從完全外行到做出人見人愛的手工餅乾,四個人從店面佈置、餅乾設計、製作烘焙到行銷包裝全都自己來,靠的是一股認真不服輸的傻勁。
  要跟別人不一樣!一開始他們就鎖定做客制化的餅乾,每種卡哇伊的造型,上頭字型和圖案都充滿創意和巧思,抓住年輕族群的心,一到特殊節日總是訂單大爆滿,曾經有一個月二十萬的營業額。
  要闖出名堂當然要付出代價,剛創業,他們幾乎是全年無休,這群積極的年輕人,他們相信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機會永遠是留給肯做的人。(記者王美雅、張國聖報導)
本則新聞由華視新聞提供 2009/03/07
http://news.msn.com.tw/news1196483.aspx

辣妹創業 空姐風賣虱目魚

辣妹創業 空姐風賣虱目魚
更新日期:2009/03/05 23:01
現在找工作不容易,創業更困難,有5名剛畢業的大學女生,很懷念在台南唸書的虱目魚丸湯,於是集資在桃園開了一間虱目魚小吃店,開幕第一天,女同學個個穿著窄裙、高跟鞋,盛裝打扮的招呼客人,一天下來營業額可以達到10萬元。
輕聲細語的問候,笑容可掬的送餐服務,服務生清一色的黑色套裝、領巾、窄裙、黑絲襪配上高跟鞋,整身OL的裝扮,出現在小吃店,果難吸引許多男士上門。
這5名七年級女生,因為找不到工作,突發奇想把在台南唸書時吃到的府城
美食,全部搬到桃園,於是她們集資300萬元,開了虱目魚專賣店有人做內場,有人負責外場,通通由這群草莓族親手包辦,由於價錢合理,料理又實在,每天都有人排隊,平均每天都有10萬元營業額。
找不到工作沒關係,只要肯吃苦,自己創業開店,同樣也能賺進大把
鈔票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05/11/1fjmt.html

不處理「殭屍」 衰退期恐拉長

不處理「殭屍」 衰退期恐拉長
更新日期:2009/03/07 03:22
上月,歐巴馬總統對國會演說力主大刀闊斧整頓美國體質不佳的銀行:「這樣做的代價很大,但我可以打包票,不作為的代價將會更大,後果可能導致經濟一路跌跌撞撞,持續不只幾個月或幾年,可能長達十年。」
此說有不少分析家同意,但就我接觸所及,也有人對歐巴馬的光說不練逐漸感到挫折甚至恐慌。現實是,歐巴馬行政團隊碰到要處理銀行問題時就猶豫不決。政策陷入停滯狀態。
這個狀態的運作如下:通常先由行政官員私下放話,藉媒體透露一個拯救銀行的計畫,這個試探氣球很快被懂得門道的政論家戳破。幾周之後,行政部門又放出一個新計畫,但其實是與前一個計畫差不多的版本,因此很快又被各方識破。同樣的情節不斷循環。
為何官員不斷釋出大家都不相信可行的計畫?因為歐巴馬行政團隊和聯邦準備理事會的高官似乎已經說服自己,這一陣子常被冠上「有毒廢棄物」標籤的不良資產,其實際價值遠高於任何人真正願意付的價格,而如果這些資產被適當估價,所有麻煩都可迎刃而解。
所以財政部長蓋特納最近受訪時,試圖區分不良資產的「基本先天經濟價值」和現在被賦予的「人為打壓價值」。在最近的交易中,即便3A級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每一美元也只能以美金四十分賣出,但蓋特納似乎還認定它們的價值遠高於此。
官員似乎也相信,設法使不良資產獲得適當估價可解決美國主要金融機構的所有弊病。本周稍早,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被問到有關「殭屍」(形同破產但在政府資助下苟延殘喘的金融機構)的問題,他說:「我不知道美國金融體系中有任何大型殭屍機構」,甚至明確否認「美國國際集團」(AIG)是殭屍。
柏南克和蓋特納的計畫以內容稍作變化而成為各種版本,透過行政部門不斷對外釋出,但這些氣球終究飛不起來。
試看這個計畫的最新版本:對願意購買不良資產的私人投資者低利放款。這個做法當然會推高不良資產價格,因為它提供一個讓投資者穩贏的方案,如果資產價格上揚當然會獲利,如果資產價格大幅滑落,投資者可一走了之。但這樣足以使銀行體系恢復健全嗎?不行。
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補貼不良資產的價格,等於讓所有錯誤買下這些資產的人雨露均霑,其中有些利益會往下流給需要的人,支撐金融機構的獲利,但多半是便宜了不需要或不值得被拯救者。
那為何這種殭屍構想如此陰魂不散?答案恐怕是官員到現在還不願面對現實;他們不願正視主要金融機構的慘況,因為很難拯救一家基本上等於破產的銀行,除非政府暫時接管。而暫時國有化顯然仍被視為不可思議的禁忌。
但拒絕面對現實實際上就等於缺乏作為。而我和總統同樣擔心,不作為可能導致經濟一路跌跌撞撞,持續不只幾個月或幾年,而是十年甚或更久。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本報國際新聞中心尹德瀚摘譯。)
本則新聞由中時電子報提供 2009/03/07
http://news.msn.com.tw/news119675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