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童年經驗,有些事情到我們長大,還深深的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及對待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會終其一生尋求過去沒有完成的事物。
童年被處罰的記憶
一天,外子聚餐回來,帶回一些菜餚,這些剩菜就成為當天的晚餐,其中有一道菜叫「菜圃給」(台語),是用老蘿蔔煮湯,味道非常好,我邊吃邊稱讚它的美味好像小時候父親常煮的一道菜「菜圃魚頭」。小時候家裡窮,只吃得起魚頭。沒料到,外子竟說:「喜歡吃就多吃一點,妳已經說了好幾次了。」
我聽了心裡一陣心酸,輕輕放下碗筷,走進臥房關上了門,就放聲大哭。腦海中立即浮現一個畫面,那是在我小時候,也是在餐桌上的一個情景。
我有六個兄弟姐妹,我是老么,從小就不被看重。有一天,我們後面三個小孩在庭院玩棒球,我一棒揮出打中玻璃,就在玻璃破裂的那一剎那,正好爸爸回到家,我當場被逮著。我家的家教非常嚴格,有錯必罰且是連坐,哥哥姐姐和我跪成一排,但是他們跪一下就沒事了,我卻罰跪到晚餐前,後來我上桌吃飯,被罰只能吃酸掉的空心菜,我委屈到無力咀嚼,倒吸淚水鼻涕,菜餚就和著滑進喉嚨裡。當我放聲大哭時,小時候被處罰的所有感覺全都回來了,包括菜梗、米粒滑過喉嚨的感覺,清清楚楚很心酸。
負面自我形象的影響
這是小時候被責罰的經驗,那時我很委屈,很想質問爸爸是不是不愛我,為什麼捨得這樣責罰我,但我沒有這個膽量,也沒這個能力,甚至我沒有機會跟爸爸說。其實他可以跟我說:「我不是不愛你,只是我也是在很刻苦的環境裏長大,這樣我才能把妳的品格教好。」但是我們沒有機會核對,悲傷也無法表達。
這就是心理學派所說的「未盡之事」。在我們成長過成程中有多少個「未盡之事」,這些「未盡之事」好像一個缺口,一個空洞或一股莫名奇妙的動力,好像一直在找出口。
童年時因家窮,到鄰居家看電視還有被趕出來的經驗,心中的羞恥感後來化成一股動力,告訴自己「我以後功課一定要比別人好」,所以從小就有「成績潔癖」。
1998年我拿到博士論文,1995年神就將我前面開出兩條路,一條是取得博士學位後,走講師預備升上副教授的學術路線。但透過眼淚,上帝好像為我開了另一條路,開「童年經驗團體成長班」。
2009年我加入台大的生命教育研究社群,在政大參與「宗教與療癒」讀書會。
2010年辦研討會、寫同性戀議題並關心同性戀者。2011年撰寫「從基督教觀點論心靈」。
我以「職業選擇,生涯決定」的題目找了些論文,也讀到「早年經驗對個人職業選擇的影響力」的文獻。
從中華福音神學院的「自我形象」專題中,覺察到對自我負面的定義。原來自己會不由自主的和人比較,「這人比我高」、「那人比我漂亮」、「她比我聰明、比我好」……,比到最後就覺得很自卑。
一個負面自我形象的背後有很多情感經驗,我的負面情感經驗就是「不會有人愛我」。
即使牧師說:「你不可以認為,沒有人愛你,你要相信有人愛你。」我還是不知道如何翻轉我內在的東西,後來才知道,不只是要轉換念頭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有許多治療內在的創傷經驗。
「早年決定」會成為人生劇本
早年下的決定叫做「早年決定」,雖然忘記內容,但情感強度不會忘記。溝通分析學派說,這些「早年決定」會成為你人生的劇本,這些情感經驗會決定一些不利於自己的自我形象。這些形象不是上帝定義你的,你拿這些形象跟人互動,叫「行動互動理論」。
「不會有人愛我」一定是假的,「不相信別人會愛自己」,所以會努力認真為了贏得別人的愛,這些都是自我形象作祟。
「負面的童年經驗」是指18歲以前負面的童年經驗,包括心理及身體。當我們心靈受傷了,對未來是沒有盼望的。但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
1.首先要察覺並承認自己內在有創傷,且發現自己傷在何處?
2.用眼淚發洩內心的委屈傷害,讓心靈得到釋放。
3.從基督信仰中經歷被神所愛及醫治,走向真我,不再跟人比較只做自己,相信自己是獨特的。
講員:錢玉芬係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佳音電台 心靈訪客 節目主持人
(本文轉載自2011年6月出版的 佳音90.9廣播月刊 內容)
2011年6月22日
2011年4月3日
2011年3月31日
最重要的決定
我常在想應該再也找不到
任何人像你對我那麼好
好到我的家人也被照料
我的朋友還為你撐腰
你還是有一堆毛病改不掉
拗起來氣得仙女都跳腳
可是人生完美的事太少
我們不能什麼都想要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每天在你身邊甦醒
就連吵架也很過癮 不會冷冰
因為真愛沒有輸贏 只有親密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打破對未知的恐懼
就算流淚也能放晴 將心比心
因為幸福沒有捷徑 只有經營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每天在你身邊甦醒
就連吵架也很過癮 不會冷冰
因為真愛沒有輸贏 只有親密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打破對未知的恐懼
就算流淚也能放晴 將心比心
因為幸福沒有捷徑 只有經營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lbgGezabptQ
http://www.littleoslo.com/lyc/home/?p=8452
康熙來了 20110316 清晰版 黑白配的結婚宣言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VUf796fdg&feature=related
黑白配的結婚宣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8-p8spnYiQ&NR=1
任何人像你對我那麼好
好到我的家人也被照料
我的朋友還為你撐腰
你還是有一堆毛病改不掉
拗起來氣得仙女都跳腳
可是人生完美的事太少
我們不能什麼都想要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每天在你身邊甦醒
就連吵架也很過癮 不會冷冰
因為真愛沒有輸贏 只有親密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打破對未知的恐懼
就算流淚也能放晴 將心比心
因為幸福沒有捷徑 只有經營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每天在你身邊甦醒
就連吵架也很過癮 不會冷冰
因為真愛沒有輸贏 只有親密
你是我最重要的決定
我願意 打破對未知的恐懼
就算流淚也能放晴 將心比心
因為幸福沒有捷徑 只有經營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lbgGezabptQ
http://www.littleoslo.com/lyc/home/?p=8452
康熙來了 20110316 清晰版 黑白配的結婚宣言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VUf796fdg&feature=related
黑白配的結婚宣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8-p8spnYiQ&NR=1
2011年3月28日
關係修復十大步驟的程序與功用
關係修復的十大步驟,是用來幫助雙方在衝突之後修復關係。這十大步驟整合了當代東西方婚姻治療最好的技術,並涵蓋過去30年臨床實證研究最尖端的治療理念,透過具體的步驟達成衝突後的關係修復。
黃維仁(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
進入修復式對話十步驟要有懇談者與傾聽者,共同來為修復關係的對話作預備動作:
1 .懇談者:發言的人稱為懇談者。他要問對方:「我想和你談一件有關……的事,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給對方一些準備的空間,並且盡力用尊重、不指控的語氣,按照下面的十個步驟,把你真正的心聲跟感受表達出來。
2 .傾聽者:傾聽者最重要的事就是只聽不辯解,一方面自我撫慰,一方面盡力了解對方的感受與對方講的有道理的部分。讓對方覺得被肯定,攻擊跟防衛的心就會降低很多。
接著就可以開始進行關係修復十大步驟了,程序如下:
「我想和你談一件有關……的事,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
1.懇談者
步驟1:「首先,我感謝∕欣賞你……」 先存款讓對方知道你感激他的長處,對方會更願意傾聽。
步驟2:描述事件的情境:「當……」 當某事發生時,自己有什麼感受?只要客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而不要加上自身的解釋和主觀的論斷、詮釋,否則會使對方聽不進去,容易引發新的爭端。
步驟3:以情感辭彙標明感受:「我覺得……那感覺好像……」 用情感的字眼來標明這個情緒,如果能加上語言圖像,效果更好。
步驟4:「我所需要的是……」 表達你的傷痛和需求,去除指控與責怪對方的部分,也不要談太多感覺背後的思想,可以幫助你們療傷。
步驟5:關係目標:「我希望我們倆的關係能……」
步驟6:「對此不快事件我也有些責任,我為我……的部分而道歉。」
步驟7:「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 當你這樣表達之後,就比較容易請求對方下次也改變一下。
步驟8:「我需要你幫助我或為我做的是……」
步驟9:「如果我們各自改進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這能幫助我們倆……」
步驟10:「謝謝你傾聽、考慮我的請求和為我們的關係所做的努力。」關係修復的十大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從潛意識作主的狀態,進入意識作主的狀態,免除婚姻及關係的四大殺手,表達自己真正的心聲和感受、讓對方較容易聽進去,也幫助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你沒有強求對方一定要改變,你只是請求,給予對方充分的空間、時間,也給對方不改變的自由。 在十個步驟進行完畢之後,傾聽者可以回應。
2.傾聽者的「回應三步驟」
步驟1:傾聽者感謝懇談者:「謝謝你打開心門,用尊重的語氣給了我這份『分享真正心聲與感受』的禮物。」
步驟2:傾聽者說:「我可以體會、了解,你會有……的這種感受。」 因為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願意傾聽、了解對方的感受,過程中就已經達到醫治。
步驟3:傾聽者說:「原諒我引發了你……的這種感受,我願意考慮你的請求。」 設計中沒有強迫對方馬上要答應,因為任何的強求都會帶來反彈,所以一定要給對方一些空間跟時間。
這十個修復的步驟,主要是用來做「戰後檢討」與「關係修復」。怒火填膺時,最好的辦法即是叫「暫停」。十大關係修復步驟主要用在一般的衝突,面對特殊的衝突狀況時(譬如婚姻暴力),則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取材自2011年3月號《愛家》雜誌)http://www.family.org.tw/epaper_content.asp?id=516
黃維仁(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
進入修復式對話十步驟要有懇談者與傾聽者,共同來為修復關係的對話作預備動作:
1 .懇談者:發言的人稱為懇談者。他要問對方:「我想和你談一件有關……的事,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給對方一些準備的空間,並且盡力用尊重、不指控的語氣,按照下面的十個步驟,把你真正的心聲跟感受表達出來。
2 .傾聽者:傾聽者最重要的事就是只聽不辯解,一方面自我撫慰,一方面盡力了解對方的感受與對方講的有道理的部分。讓對方覺得被肯定,攻擊跟防衛的心就會降低很多。
接著就可以開始進行關係修復十大步驟了,程序如下:
「我想和你談一件有關……的事,現在是合適的時機嗎?」
1.懇談者
步驟1:「首先,我感謝∕欣賞你……」 先存款讓對方知道你感激他的長處,對方會更願意傾聽。
步驟2:描述事件的情境:「當……」 當某事發生時,自己有什麼感受?只要客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而不要加上自身的解釋和主觀的論斷、詮釋,否則會使對方聽不進去,容易引發新的爭端。
步驟3:以情感辭彙標明感受:「我覺得……那感覺好像……」 用情感的字眼來標明這個情緒,如果能加上語言圖像,效果更好。
步驟4:「我所需要的是……」 表達你的傷痛和需求,去除指控與責怪對方的部分,也不要談太多感覺背後的思想,可以幫助你們療傷。
步驟5:關係目標:「我希望我們倆的關係能……」
步驟6:「對此不快事件我也有些責任,我為我……的部分而道歉。」
步驟7:「我下次可以改進的是……」 當你這樣表達之後,就比較容易請求對方下次也改變一下。
步驟8:「我需要你幫助我或為我做的是……」
步驟9:「如果我們各自改進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部分,這能幫助我們倆……」
步驟10:「謝謝你傾聽、考慮我的請求和為我們的關係所做的努力。」關係修復的十大步驟,可以幫助我們從潛意識作主的狀態,進入意識作主的狀態,免除婚姻及關係的四大殺手,表達自己真正的心聲和感受、讓對方較容易聽進去,也幫助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你沒有強求對方一定要改變,你只是請求,給予對方充分的空間、時間,也給對方不改變的自由。 在十個步驟進行完畢之後,傾聽者可以回應。
2.傾聽者的「回應三步驟」
步驟1:傾聽者感謝懇談者:「謝謝你打開心門,用尊重的語氣給了我這份『分享真正心聲與感受』的禮物。」
步驟2:傾聽者說:「我可以體會、了解,你會有……的這種感受。」 因為傾聽就是愛,了解中有醫治。願意傾聽、了解對方的感受,過程中就已經達到醫治。
步驟3:傾聽者說:「原諒我引發了你……的這種感受,我願意考慮你的請求。」 設計中沒有強迫對方馬上要答應,因為任何的強求都會帶來反彈,所以一定要給對方一些空間跟時間。
這十個修復的步驟,主要是用來做「戰後檢討」與「關係修復」。怒火填膺時,最好的辦法即是叫「暫停」。十大關係修復步驟主要用在一般的衝突,面對特殊的衝突狀況時(譬如婚姻暴力),則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取材自2011年3月號《愛家》雜誌)http://www.family.org.tw/epaper_content.asp?id=516
2010年12月24日
婚姻幸福秘訣 婚前守貞
更新日期:2010/12/24 20:05(中央社台北24日電)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Beckhams)夫婦說,他們幸福婚姻的秘訣在於投入時間在家庭上。但英國「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一項新研究指出,等到婚後才發生性行為的夫妻,婚後生活的感情比較強韌。
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BrighamYoungUniversity)家庭生活學院的科學家,訪問2035名已婚民眾與伴侶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間。分析結果顯示,等到婚後才發生性行為的夫妻,會比剛交往就有性行為的夫妻幸福。
此外,這類夫妻的感情穩定度高出22%,感情滿意度高20%,性生活品質也高出15%,連溝通品質也多出12%。
在交往後面階段,但是在婚前發生性行為的夫妻,以上多出的感情數據也有一半。
這項研究也證明美國影集六人行(Friends)女星麗莎庫卓(LisaKudrow)與流行歌手強納斯兄弟(TheJonasBrothers)等名人的決定是對的。麗莎庫卓在與廣告公司經理史登(MichelStern)結婚前,沒有發生性行為。
雖然在做出長久承諾前,發掘伴侶在性方面的適合性是相當普遍,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太過強調感情的肉體層面,而不是信任、忠貞與承諾。領導這項研究的巴斯比(DeanBusby)教授說:「大部分關於這種主題的研究,都把焦點放在個人的性經驗,而不是一段感情中發生性行為的時間點。」他說:「感情永遠比性更重要,但是我們發現,等待越久的夫妻,在感情的性層面也會更幸福。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學會了對話,以及有在問題出現時,能迎刃而解的技巧。」(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1224新聞來源:中央社http://news.msn.com.tw/news1990736.aspx
美國猶他州楊百翰大學(BrighamYoungUniversity)家庭生活學院的科學家,訪問2035名已婚民眾與伴侶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的時間。分析結果顯示,等到婚後才發生性行為的夫妻,會比剛交往就有性行為的夫妻幸福。
此外,這類夫妻的感情穩定度高出22%,感情滿意度高20%,性生活品質也高出15%,連溝通品質也多出12%。
在交往後面階段,但是在婚前發生性行為的夫妻,以上多出的感情數據也有一半。
這項研究也證明美國影集六人行(Friends)女星麗莎庫卓(LisaKudrow)與流行歌手強納斯兄弟(TheJonasBrothers)等名人的決定是對的。麗莎庫卓在與廣告公司經理史登(MichelStern)結婚前,沒有發生性行為。
雖然在做出長久承諾前,發掘伴侶在性方面的適合性是相當普遍,但研究人員表示,這太過強調感情的肉體層面,而不是信任、忠貞與承諾。領導這項研究的巴斯比(DeanBusby)教授說:「大部分關於這種主題的研究,都把焦點放在個人的性經驗,而不是一段感情中發生性行為的時間點。」他說:「感情永遠比性更重要,但是我們發現,等待越久的夫妻,在感情的性層面也會更幸福。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學會了對話,以及有在問題出現時,能迎刃而解的技巧。」(譯者:中央社張曉雯)991224新聞來源:中央社http://news.msn.com.tw/news1990736.aspx
2010年7月22日
建立三個習慣 文/馮志梅
前兩天晚餐後我要出門時,我丈夫長安送我到門口,他問我一個問題:「我做甚麼事情讓妳覺得被愛呢?」我瞇著眼笑著對他說:「Everything!」(每件事)。他又問:「那我做哪些事讓妳覺得不被愛呢?」我用同樣的表情回答:「Nothing!」(沒有任何事)。
有人羨慕我和長安的婚姻,甚至懷疑我們分享的這些事是否真實?但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甜蜜與樂趣,是因為建立了三個習慣。
一. 「製造浪漫」的習慣
「習慣」的意思是不需要特別記得、自動就會做的事。
像早上起來刷牙洗臉,我們不會忘記;
出門要穿鞋子,我們不會忘記;每天對配偶說甜蜜的話和擁抱,我們也不會忘記。此時我坐在電腦前,長安預備要出門了,走過來對我說:「不好意思啊,留你一個人在家!」我立刻跳起來擁抱他,他說:「我怎麼這麼幸運取到你這個美女!」結婚31年了,是不是美女自己很清楚,但每次他這麼說,我還是開心的笑…..像仍在戀愛中的女孩。
以弗所書4:29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對配偶說浪漫的話就是造就他的好話,聖經要我們「隨事說」,讓配偶被建造。
有時是我們的驕傲攔阻我們向配偶表達愛意,很多姊妹說:「我不是會撒嬌的那種典型!」
很多男人也說:「我對老婆沒有感覺啊!」但我相信,上帝創造我們時,已經把製造浪漫的本能放在我們裡面,是後來的經歷或觀念壓抑了它。但我們若願意放下面子,主動抓住機會,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
有位姊妹在聽了這個原則後,正巧先生來電,她拿起電話立刻說:「噯喲!我正在跟別人說你多好,你就打來了!…」掛了電話後她對姊妹們說:「這叫:隨事製造浪漫喔!」當時在同一小組有位姊妹正在懊惱先生最近挑剔她晚餐做的不好,姐妹想想:「他這麼挑剔,大概是好一陣子沒和他浪漫一下了!」於是回家就做了功課,沒想到過兩天同事問先生為什麼沒帶便當上班?先生回答:「因為昨晚老婆煮的菜太好吃了,我把它全吃光了!」先生不但不再挑剔,反而大大讚賞老婆的廚藝,回家後還告訴老婆這段與同事的對話,讓老婆覺得超甜蜜!小心,浪漫的習慣是會傳染的喔!
二. 「選擇不受傷」的習慣
另一個讓我受用不盡的習慣是 –「選擇不受傷」。以弗所書4:31,32說:「一切苦毒、惱恨、憤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
常聽姐妹們分享時會說:「他傷我傷得很深…」我相信姐妹的感受是非常真實的。但我也要說,對方做這件事的動機不一定是要傷害你,甚至我們大部分的傷害都不是對方有意造成的。就像一個丈夫發生外遇時,是因為被試探誘惑,他的動機不是為了要傷害妻子。當明白這個道理後,我們就能更理性的看事情,也更容易饒恕。
若有痛苦的感受,可以仔細想想是不是自己相信了哪些不合乎真理的信念,像「我沒有價值」、「我是個很糟糕的人」、「沒有人在乎我」、「我好可憐」….。
我們必須學習約束自己的心,箴言25:28說「人不制伏自己的心,好像毀壞的城邑,沒有牆垣。」我們不能放任自己的思想,一直往負面消極的路上走。一個縱容己心苦毒悲觀的人,就如同上述經文所說的,對敵人(魔鬼)的攻擊沒有任何防禦的能力,必定走向失敗與毀滅。
我們有責任扭轉自己的心思意念,相信聖經的真理,從上帝的眼光看自己,如「我是非常寶貴的」、「上帝愛我,祂沒有撇棄我」、「我並不孤單」、「上帝必給我力量度過難關」。當我們選擇相信這些真理,就發現傷害的感覺降低了。
在人際相處和婚姻關係裡,若有不愉快,我選擇相信對方的動機絕對不是要傷害我,他會如此,一定有我不了解的原因在背後。最近和一個朋友通電話,她說:「若妳有覺得被冒犯,對不起!」我笑著回答:「如果我覺得被冒犯,那是我的問題,不是妳的責任。」我必須為我的情緒負責,我可以選擇不受傷!當內心沒有疙瘩,我才能自由的愛對方。
三. 「願意吃虧」的習慣
第三個習慣,可能也是需要最刻意才能建立的,就是要「願意吃虧」。林前6:7說「為什麼不情願受欺呢?為什麼不情願吃虧呢?」
我們常為了爭取自己的方便與權益,和人爭執、衝突,就算幸運的爭到了,心情卻搞壞了、關係也搞砸了。
有人曾邀請我上節目,談「家事分工」,我與以婉拒,因為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分這個工。我和長安在家裡,我若有空我就多做點,他若有空他也多做些;若兩人都沒空,那就先擺著吧,沒關係!但我們絕不指控對方為什麼不做,也不去計算誰多做了、誰少做了。天天要花心思去算計這些事,很累人的,也殺掉了「浪漫」。若你問長安我們家誰做的比較多,他一定會說是馮姐,但你若問我誰做的比較多,我一定會說是李哥。
把功勞歸給對方,好像我們吃虧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對方更愛我們!
有人問我,兩個兒子在公開場合,經常尊榮父親,好像比較沒有提到母親,我會不會心理不平衡?我驚訝的看著他說:「這是我最大的成就,就是孩子打心底敬佩他們的父親,因為他們透過媽媽的眼睛看爸爸,我高興都來不及,怎麼會不平衡呢?」從表面看,好像我吃虧了,但其實這是我最成功的地方,孩子因此從心裡尊敬我、感謝我,而丈夫更視我如寶。
不過說句良心話,長安在家裡真的做的比我多,這也是為甚麼大兒子在婚禮的感念文中對爸爸說:「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一天能像你一樣,在我的孩子心中成為偉大的父親,但你真的為我豎立了很高的標準,我不知能否達到…..」
在看似吃虧的背後,長安所得到的卻令許多男人羨慕,除了子女的仰慕,就是在結婚31年之後,他的老婆可仍然是無–可–救–藥–的–迷–戀–著–他–呢!!
隨時製造浪漫、選擇不受傷、願意吃虧,若能長期建立起這三個習慣,你必定也會跟我一樣受益不盡!
2010年4月30日
天賜婆媳緣
自古以來,婆媳問題好像就是理所當然的存在,雖然聖經的以斯帖記記載了最令人稱羨的一對婆媳故事,不過現實生活裡,婆媳的相處始終是一個話題。老友寄給我一篇文章─蜜糖婆婆,讀後覺得好棒,立刻在節目裡分享,獲得很多聽友回饋,應月刊主編之邀,將內容摘錄於此,與大家分享。
給婆婆的六項建議過年時節,家人團聚用餐,餐後收拾善後的會是誰?很多的家庭裡是做媳婦的,但作者筆下,她媽媽在飯後特意叫她和哥哥整理善後,媽媽拉著嫂嫂怡然的坐在陽台上品茗聊天,這景象讓作者心生不平,開玩笑說自己受欺負,他哥哥就說沒辦法,他的母親和太太有天賜的婆媳緣,果真如此,一切是天賜嗎?不!他的母親不以為然,同時,說明了她平常給一些準婆婆的六項建議:
請不要把媳婦當「敵人」,要當她是親人。因為媳婦也是她父母手心裏的寶,而她所以加入這個新家庭是因為愛,不是為了作戰。所以要大方地疼愛她。要知道一個婆婆能在媳婦心上種一粒溫存,兒子心裏就會結一樹幸福。
請不要把媳婦當「僕人」,要把她當作女人。不要一結婚就告誡她應該做好一切家務。她有她的工作,作為女人,她更需要呵護和支援,一個家需要夫妻兩人共同營造,家務也應兩人共同承擔,並非只是媳婦的事,所以要允許他們小夫妻「你煮粥來我做菜」,「你拖地來我洗衣」一起承擔家務。
請不要把媳婦當「外人」。她身體不舒服、情緒不好時,像待女兒一樣真心關愛她。要知道,當你有病痛時,最能貼身且貼心照顧你的人,往往不是笨手笨腳的兒子,而是兒媳婦。
請不要把媳婦當成「超人」。別苛求她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廚房廳堂都能玩得轉,能做好一樣,就值得喝彩了。
請不要以家世、文憑等種種因素輕看媳婦。婚姻二字,都有「女」字邊,輕看了媳婦,便是輕看了這樁好姻緣。女人心裏的溫度,決定著婚姻甜蜜的程度。
請不要在人前說媳婦不好。請保持長者的風度,永遠不要在兒子面前說媳婦不好,他漫長的一生都要由這個女子陪他走完;請保持仁者的涵養,永遠不要在親家面前說媳婦不好,她如今也是你的家人;請保持智者的灑脫,永遠不要在外人面前說媳婦不好,這樣親人也會變外人。
給媳婦的八點建言,作者聽了媽媽的建言,拍手叫好,沒想到她的嫂嫂也有幾條對媳婦的忠告,待字閨中的作者當然要嫂嫂快講以做日後參考啦!她嫂嫂的建言是這樣的:
請別把婆婆當「仇人」,當她是恩人。因為她花了幾十年,付出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嘔心瀝血的培育一個男人,風華正茂時交與你,成為妳一生的伴侶,當然要感激她,並且要善待這個因愛相逢的人。
請別把婆婆當「天使」,當她是凡人。別期望當妳面對難關時,婆婆一定如天使般出現在雲端,救妳於水火,難關一過,立刻自動消失。她如果能幫你,請感恩;如果不能,請寬容。
請別把婆婆當「老人」,要當她是「小人」。每個女人,無論多滄桑,都擁有一顆童心。要常常誇獎她的氣質內涵,讚歎她的智慧才幹,哄她開心。
如果和婆婆意見不合,請不要與她爭吵。以免吵後就算感情能夠重新彌合,縫補時依然會遭遇穿刺的痛。
如果和老公意見不合,請不要讓婆婆知道。無論是誰犯的錯,都不要狠心讓一個老人來埋單。
如果婆婆叮囑你加衣添飯,你可以不照她說的做,但請不要厭煩。所有母親的愛,都沒有什麼新意,但所有的真愛,都值得珍惜。
你可以不陪她看連續劇,可當她痛罵某個反派角色時,請附和她;她生日時你可以不送花,但她生病時請你一定出現;母親節時你可以不送禮物,但當著鄰居的面,妳叫媽媽的聲音一定要足夠響亮。
如果你做不了婆婆貼心的小棉襖,請做她的小手套。女人的手似乎都很涼,年老了會更涼。請記得,有空時,握一握她青筋漸凸的手。用你的手,告訴那雙日漸老去的手:我愛你。
如何?真是具體精采的建議,是嗎?身為婆婆或媳婦的朋友,會不會心生感觸或深深被提醒呢?在屬於母親的月份裡,衷心祝福每位母親過節快樂,也願這對讓人羨慕的婆媳所提出的建言,能深入我們的心中,無論我們是婆、是媳都能具體實踐,相信每個家庭的幸福指數都會節節升高噢!
(本文轉載自佳音Love聯播網2010年5月出版的 佳音90.9廣播月刊 內容,作者丁莉—佳音電台每週一至五14:05-15:00播出的「佳音下午茶」節目主持人)
2010年2月4日
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幸福課
http://www.hjenglish.com/new/p93926/
Happyness at Harvard
塔爾·賓-夏哈爾博士(TalBen-Shahar,Ph.D.)
"I spent close to 30 years of my life successfully unhappy. I was the Israeli national squash champion, completed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at Harvard, and subsequently spent a year at beautiful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ying education while earning my blue in squash.
More than titles and degrees, though, I desperately wanted to be happy, or at least happier than I had been. I started to study psychology in the hope of finding some answers, and it was through my studies that I realized what should have been obvious to me all along - that happiness is mostly contingent on our state of mind, rather than our status or the state of our bank account."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我曾不快樂了30年。"本-沙哈爾這樣說自己。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
塔爾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他擁有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他所開設的" 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被哈佛學生們推選為最受歡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課程。選修這兩門課程的哈佛學生超過了總人數的20%,其中23%的聽課者向學校教學委員會反映:這兩門課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塔爾博士在哈佛學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受到學生們的愛戴與敬仰,被譽為"最受歡迎講師"和"人生導師"。
由於他的課程在哈佛大學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有限新聞網(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紐約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等全球數十家著名媒體對他進行了專訪和追蹤報道。10年來泰勒博士專門從事個人和組織機構的優勢開發、自信心,以及領袖力提升的研究。除了教授哈佛大學的課程外,他還受聘為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心理咨詢顧問和培訓師,他的課程因兼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企業家和高管們譽為"摸得著幸福 "的心理課程。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
1 :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 而選課, 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 :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 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 : 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 簡化生活。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 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 : 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週只要3 次,每次只要30 分鐘, 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 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 到9 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 . 慷慨。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 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 勇敢。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 表達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Positive Psychology Lecture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 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 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 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
放開一點、簡單一點、單純一點;集滿三點,就可以換開心一點哦~
☆★☆★☆★☆★☆★☆★☆★☆
Happyness at Harvard
塔爾·賓-夏哈爾博士(TalBen-Shahar,Ph.D.)
"I spent close to 30 years of my life successfully unhappy. I was the Israeli national squash champion, completed my undergraduate degree at Harvard, and subsequently spent a year at beautiful Cambridge University, studying education while earning my blue in squash.
More than titles and degrees, though, I desperately wanted to be happy, or at least happier than I had been. I started to study psychology in the hope of finding some answers, and it was through my studies that I realized what should have been obvious to me all along - that happiness is mostly contingent on our state of mind, rather than our status or the state of our bank account."
塔爾·賓-夏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我曾不快樂了30年。"本-沙哈爾這樣說自己。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只有8個學生報名,其中,還有2人中途退課。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學生。到了第三次,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
塔爾博士畢業於哈佛大學,他擁有心理學碩士、哲學和組織行為學博士學位。他所開設的" 積極心理學"和"領袖心理學",被哈佛學生們推選為最受歡迎率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課程。選修這兩門課程的哈佛學生超過了總人數的20%,其中23%的聽課者向學校教學委員會反映:這兩門課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塔爾博士在哈佛學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受到學生們的愛戴與敬仰,被譽為"最受歡迎講師"和"人生導師"。
由於他的課程在哈佛大學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轟動,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美國有限新聞網(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紐約時報》和《波士頓環球報》等全球數十家著名媒體對他進行了專訪和追蹤報道。10年來泰勒博士專門從事個人和組織機構的優勢開發、自信心,以及領袖力提升的研究。除了教授哈佛大學的課程外,他還受聘為多家著名跨國公司的心理咨詢顧問和培訓師,他的課程因兼具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被企業家和高管們譽為"摸得著幸福 "的心理課程。
塔爾·賓-夏哈爾希望他的學生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要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
塔爾·賓-夏哈爾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
1 : 遵從你內心的熱情。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 而選課, 或選你朋友上的課,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
2 : 多和朋友們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親密的人際關係,是你幸福感的信號,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
3 : 學會失敗。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於行動,也會經常失敗。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4 : 接受自己全然為人。失望、煩亂、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接納這些,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然後問問自己,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
5 : 簡化生活。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好事多了, 不一定有利。你選了太多的課嗎?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應求精而不在多。
6 : 有規律地鍛煉。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每週只要3 次,每次只要30 分鐘, 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 睡眠。雖然有時「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 到9 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這樣,在醒著的時候,你會更有效率、更有創造力,也會更開心。
8 . 慷慨。現在,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你也沒有太多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給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兩個面。當我們幫助別人時,我們也在幫助自己; 當我們幫助自己時,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
9 : 勇敢。勇氣並不是不恐懼,而是心懷恐懼,仍依然向前。
10 : 表達感激。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始終保持感恩之心。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請你把它們記下來。
Positive Psychology Lecture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
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標準是錢。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 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金錢是最高的財富。但是我認為, 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具體地說,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 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至高財富」上就盈利了。
所以,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
"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
★☆★☆★☆★☆★☆★☆★☆★
放開一點、簡單一點、單純一點;集滿三點,就可以換開心一點哦~
☆★☆★☆★☆★☆★☆★☆★☆
2009年9月5日
「爸媽我愛你」 癌童死前藏紙條傳愛
更新日期:2009/09/05 18:30
對抗病魔需要力量,但面對死亡卻需要更大的勇氣!美國俄亥俄州5歲小女孩愛蓮娜被診斷出罹患腦癌,剩下1百多天的壽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玩耍,就連言語和行動力也漸漸被剝奪,她卻不放棄希望,把想對父母說的話畫出來,更偷偷留下1百多張紙條在家裡的每個角落,在她死後家人才一一發現,愛蓮娜的父母親,把她面對死亡的過程po在網路上,要永遠紀念這個寶貝女兒。
5歲的愛蓮娜,最喜歡和妹妹一起玩,誰也想不到有一天她被診斷出罹患腦癌,只剩下135天的生命,爸爸、媽媽唯一能夠陪她做的事,就是一起面對死亡。
天真美麗的臉龐,因為腦癌腫得跟籃球一樣大,但是小小年紀的愛蓮娜,一點也沒有放棄自己,雙腳逐漸癱瘓以後,她喜歡坐著輪椅到處跑,但漸漸地失去了語言能力。癌童家人:「你需要什麼?」
不能說話的愛蓮娜把想說的話寫出來,才5歲能認得幾個字,愛蓮娜用畫的,畫出她想對父母說的話,家人幫愛蓮娜列了一張最後的願望清單,父母親為她舉辦她想要的小小婚禮,還和爸爸共舞,但是愛蓮娜終究還是被腦癌奪走了生命,最讓父母親震撼的是,她們在愛蓮娜死後在家中的角落裡,找到1百多張她偷偷留給家人的字條。旁白:「父母陸續到很多紙條,共同傳遞的訊息都是像這張她的畫,我愛你。」
歪斜筆劃和不成比例的線條,這些藏在家裡面的小紙片,是愛蓮娜在死神敲門前,留給家人最後的想念。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5/8/1qiz0.html
對抗病魔需要力量,但面對死亡卻需要更大的勇氣!美國俄亥俄州5歲小女孩愛蓮娜被診斷出罹患腦癌,剩下1百多天的壽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健康玩耍,就連言語和行動力也漸漸被剝奪,她卻不放棄希望,把想對父母說的話畫出來,更偷偷留下1百多張紙條在家裡的每個角落,在她死後家人才一一發現,愛蓮娜的父母親,把她面對死亡的過程po在網路上,要永遠紀念這個寶貝女兒。
5歲的愛蓮娜,最喜歡和妹妹一起玩,誰也想不到有一天她被診斷出罹患腦癌,只剩下135天的生命,爸爸、媽媽唯一能夠陪她做的事,就是一起面對死亡。
天真美麗的臉龐,因為腦癌腫得跟籃球一樣大,但是小小年紀的愛蓮娜,一點也沒有放棄自己,雙腳逐漸癱瘓以後,她喜歡坐著輪椅到處跑,但漸漸地失去了語言能力。癌童家人:「你需要什麼?」
不能說話的愛蓮娜把想說的話寫出來,才5歲能認得幾個字,愛蓮娜用畫的,畫出她想對父母說的話,家人幫愛蓮娜列了一張最後的願望清單,父母親為她舉辦她想要的小小婚禮,還和爸爸共舞,但是愛蓮娜終究還是被腦癌奪走了生命,最讓父母親震撼的是,她們在愛蓮娜死後在家中的角落裡,找到1百多張她偷偷留給家人的字條。旁白:「父母陸續到很多紙條,共同傳遞的訊息都是像這張她的畫,我愛你。」
歪斜筆劃和不成比例的線條,這些藏在家裡面的小紙片,是愛蓮娜在死神敲門前,留給家人最後的想念。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05/8/1qiz0.html
2009年7月7日
幸福是無法比較的
當一個人金榜題名時,總是特別容易得意忘形,尤其是在網路上。猶記得考上研究所那天,喜孜孜地上網與人分享喜悅,霍然瞟見一位暱稱「幸福人」的,不知怎麼回事,我的好勝心及優越感油然而生,竟產生了和她一較長短的念頭。我大言不慚地表示:「我剛考上國立研究所,有個疼我的男朋友和經濟寬裕的父母,妳有比我更幸福嗎?」我思忖著,徜若她要比我更幸福,除非她的學歷比我高,家世比我好。過了良久,她終於從電腦的另一端回了話,她說:「我出了車禍,斷了右腿,但很幸運我還有左腿,也因為出車禍,我失去了男友,這才發現世界上還有父母深愛著我,這就是我的幸福。也許我的幸福在你的眼中顯得微不足道,但我真的感覺到很幸福。」她的話令我頓時感到無地自容,在這充滿競爭、嗜血的社會中,居然幼稚到連「幸福」都要拿來比?我向她道歉,並且和她聊了一會兒。至今快一年了,我還記得她對我說的話: 「幸福是無法比較的,妳有妳的幸福,我有我的,我們的幸福互不牴觸。」是的,幸福無法比較,也不該拿來比較。願每個人都能瞭解個中道理,尋找或創作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幸福。
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本身就是幸福的化身, 或許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靜下心去體會。
其實,在這個世上,我們已經擁有太多人窮盡一生都難以實現的幸福了。我沒去過尼泊爾,也沒有去過衣索匹亞,但從朋友的闡述中, 眼眶濕了。這不只是同情,而是懊悔自己的不知足。若他們心中有一個天堂,或許這個天堂就是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地方!自己會不會身在天堂,心卻活在地獄呢?美麗的東西其實不需要珍藏,而是要珍惜!
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本身就是幸福的化身, 或許只是我們沒有好好的靜下心去體會。
其實,在這個世上,我們已經擁有太多人窮盡一生都難以實現的幸福了。我沒去過尼泊爾,也沒有去過衣索匹亞,但從朋友的闡述中, 眼眶濕了。這不只是同情,而是懊悔自己的不知足。若他們心中有一個天堂,或許這個天堂就是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地方!自己會不會身在天堂,心卻活在地獄呢?美麗的東西其實不需要珍藏,而是要珍惜!
2009年4月3日
心理學教室:「如何讓關係更美滿?」
心理學教室:「如何讓關係更美滿?」(一)
悄悄話:「莫忘初衷」----別忘記或失去起初的愛心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7634
心理學教室:「如何讓關係更美滿?」
3.試著讓長期關係永保新鮮感-永保如新.不刻板化
4.發展有效管理衝突的技巧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7692
悄悄話:「莫忘初衷」----別忘記或失去起初的愛心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7634
心理學教室:「如何讓關係更美滿?」
3.試著讓長期關係永保新鮮感-永保如新.不刻板化
4.發展有效管理衝突的技巧
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7692
2009年3月12日
苗縣/結個無菸婚 兩護理師說:讚吔!
苗縣/結個無菸婚 兩護理師說:讚吔!
更新日期:2009/03/12 23:00 記者林錫霞/苗栗報導
繼無菸餐廳之後,苗栗縣衛生局有計畫從即日起推動無菸婚禮,鼓勵新人在新婚的喜宴上不擺放香菸,以營造建康的喜宴環境。衛生局的這項計畫,首先獲得縣內兩名護理師響應,將於本月14日及15日分別在頭份及桃園兩地試辦。兩名護理師對自己的婚禮可以融入無菸的概念,都表示這是好清淨、好有勁的開始,更希望把這樣的理念分享給親朋友好,一起打造健康、美麗、新未來。
菸害防制法於今年1月上路後,無菸已經變成人權的基本訴求。然而因之於風俗禮儀上的習慣,人們在籌備婚禮時仍不免俗地會在喜宴上擺放香菸,以表示迎賓的最高誠意。衛生局深入訪查後發現,人們日常信守的一些理念,到了重大關鍵時刻反而會因為習俗而無由放棄或者忘記,為了提醒民眾持續無菸的理念,因此推出無菸婚禮計畫,希望和新人們一起堅守健康的信約。
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衛生局推出的這項計畫,以「簽名綢無菸、餐桌無菸以及送客無菸」為主要訴求,即日起推出後,希望每鄉鎮都能在今年內舉辦至少二場以上的無菸婚禮,並企盼透過示範以及帶動,讓癮君子沒辦法躲在傳統觀念的保護傘下公然危害國人的健康。
預定於14日及15日舉行無菸婚禮的二名護理師分別是卓蘭鎮衛生所護士周慧貞以及三灣鄉衛生所護理師黃玉欣,兩人因為熱愛護理工作,對能在自己的婚宴上推動健康理念,都覺得很有意義。黃玉欣甚至自己設計簽名綢及桌卡,把平常朗朗上口的無菸標語「不吸菸、不請菸、不敬菸」以及「無菸好環境、好空氣、好清淨、好有勁」全都搬進禮堂,結婚不忘工作的用心讓衛生局長相當感動,立刻爽口答應補助婚宴會場所有喜糖的費用,以資鼓勵。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2/17/1fyl2.html
更新日期:2009/03/12 23:00 記者林錫霞/苗栗報導
繼無菸餐廳之後,苗栗縣衛生局有計畫從即日起推動無菸婚禮,鼓勵新人在新婚的喜宴上不擺放香菸,以營造建康的喜宴環境。衛生局的這項計畫,首先獲得縣內兩名護理師響應,將於本月14日及15日分別在頭份及桃園兩地試辦。兩名護理師對自己的婚禮可以融入無菸的概念,都表示這是好清淨、好有勁的開始,更希望把這樣的理念分享給親朋友好,一起打造健康、美麗、新未來。
菸害防制法於今年1月上路後,無菸已經變成人權的基本訴求。然而因之於風俗禮儀上的習慣,人們在籌備婚禮時仍不免俗地會在喜宴上擺放香菸,以表示迎賓的最高誠意。衛生局深入訪查後發現,人們日常信守的一些理念,到了重大關鍵時刻反而會因為習俗而無由放棄或者忘記,為了提醒民眾持續無菸的理念,因此推出無菸婚禮計畫,希望和新人們一起堅守健康的信約。
衛生局長羅財樟表示,衛生局推出的這項計畫,以「簽名綢無菸、餐桌無菸以及送客無菸」為主要訴求,即日起推出後,希望每鄉鎮都能在今年內舉辦至少二場以上的無菸婚禮,並企盼透過示範以及帶動,讓癮君子沒辦法躲在傳統觀念的保護傘下公然危害國人的健康。
預定於14日及15日舉行無菸婚禮的二名護理師分別是卓蘭鎮衛生所護士周慧貞以及三灣鄉衛生所護理師黃玉欣,兩人因為熱愛護理工作,對能在自己的婚宴上推動健康理念,都覺得很有意義。黃玉欣甚至自己設計簽名綢及桌卡,把平常朗朗上口的無菸標語「不吸菸、不請菸、不敬菸」以及「無菸好環境、好空氣、好清淨、好有勁」全都搬進禮堂,結婚不忘工作的用心讓衛生局長相當感動,立刻爽口答應補助婚宴會場所有喜糖的費用,以資鼓勵。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312/17/1fyl2.html
2009年3月7日
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
被人相信是一種幸福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遊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甦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髮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更是一種幸福。
http://www.epochtimes.com/b5/9/3/2/n2448262.htm
一艘貨輪在煙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駛。一個在船尾搞勤雜的黑人小孩不慎掉進了波濤滾滾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無奈風大浪急,船上的人誰也沒有聽見,他眼睜睜地看著貨輪拖著浪花越來越遠……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裏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氣揮動著瘦小的雙臂,努力使頭伸出水面,睜大眼睛盯著輪船遠去的方向。 船越來越遠,船身越來越小,到後來,什麼都看見了,只剩下一望無際的汪洋。孩子力氣也快用完了,實在游不動了,他覺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棄吧!”他對自己說。這時候,他想起了老船長那張慈祥的臉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長知道我掉進海裏後,一定會來救我的!想到這裏,孩子鼓足勇氣用生命的最後力量又朝前遊去…… 船長終於發現那黑人孩子失蹤了,當他斷定孩子是掉進海裏後,下令返航,回去找。這時,有人規勸:“這麼長時間了,就是沒有被淹死,也讓鯊魚吃了……”船長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回去找。又有人說:“為一個黑奴孩子,值得嗎?”船長大喝一聲:“住嘴!” 終於,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後一刻,船長趕到了,救起了孩子。 當孩子甦醒過來之後,跪在地上感謝船長的救命之恩時,船長扶起孩子問:“孩子,你怎麼能堅持這麼長時間?”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會來救我的,一定會的!” “怎麼知道我一定會來救你的?” “因為我知道您是那樣的人!” 聽到這裏,白髮蒼蒼的船長撲通一聲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淚流滿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為我在那一刻的猶豫而恥辱……” 一個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種幸福。他人在絕望時想起你,相信你會給予拯救更是一種幸福。
http://www.epochtimes.com/b5/9/3/2/n2448262.htm
2009年3月6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