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2日

童年經驗對生命的影響

每個人都有童年經驗,有些事情到我們長大,還深深的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及對待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會終其一生尋求過去沒有完成的事物。



童年被處罰的記憶

一天,外子聚餐回來,帶回一些菜餚,這些剩菜就成為當天的晚餐,其中有一道菜叫「菜圃給」(台語),是用老蘿蔔煮湯,味道非常好,我邊吃邊稱讚它的美味好像小時候父親常煮的一道菜「菜圃魚頭」。小時候家裡窮,只吃得起魚頭。沒料到,外子竟說:「喜歡吃就多吃一點,妳已經說了好幾次了。」

我聽了心裡一陣心酸,輕輕放下碗筷,走進臥房關上了門,就放聲大哭。腦海中立即浮現一個畫面,那是在我小時候,也是在餐桌上的一個情景。

我有六個兄弟姐妹,我是老么,從小就不被看重。有一天,我們後面三個小孩在庭院玩棒球,我一棒揮出打中玻璃,就在玻璃破裂的那一剎那,正好爸爸回到家,我當場被逮著。我家的家教非常嚴格,有錯必罰且是連坐,哥哥姐姐和我跪成一排,但是他們跪一下就沒事了,我卻罰跪到晚餐前,後來我上桌吃飯,被罰只能吃酸掉的空心菜,我委屈到無力咀嚼,倒吸淚水鼻涕,菜餚就和著滑進喉嚨裡。當我放聲大哭時,小時候被處罰的所有感覺全都回來了,包括菜梗、米粒滑過喉嚨的感覺,清清楚楚很心酸。



負面自我形象的影響

這是小時候被責罰的經驗,那時我很委屈,很想質問爸爸是不是不愛我,為什麼捨得這樣責罰我,但我沒有這個膽量,也沒這個能力,甚至我沒有機會跟爸爸說。其實他可以跟我說:「我不是不愛你,只是我也是在很刻苦的環境裏長大,這樣我才能把妳的品格教好。」但是我們沒有機會核對,悲傷也無法表達。

這就是心理學派所說的「未盡之事」。在我們成長過成程中有多少個「未盡之事」,這些「未盡之事」好像一個缺口,一個空洞或一股莫名奇妙的動力,好像一直在找出口。

童年時因家窮,到鄰居家看電視還有被趕出來的經驗,心中的羞恥感後來化成一股動力,告訴自己「我以後功課一定要比別人好」,所以從小就有「成績潔癖」。

1998年我拿到博士論文,1995年神就將我前面開出兩條路,一條是取得博士學位後,走講師預備升上副教授的學術路線。但透過眼淚,上帝好像為我開了另一條路,開「童年經驗團體成長班」。

2009年我加入台大的生命教育研究社群,在政大參與「宗教與療癒」讀書會。

2010年辦研討會、寫同性戀議題並關心同性戀者。2011年撰寫「從基督教觀點論心靈」。

我以「職業選擇,生涯決定」的題目找了些論文,也讀到「早年經驗對個人職業選擇的影響力」的文獻。

從中華福音神學院的「自我形象」專題中,覺察到對自我負面的定義。原來自己會不由自主的和人比較,「這人比我高」、「那人比我漂亮」、「她比我聰明、比我好」……,比到最後就覺得很自卑。

一個負面自我形象的背後有很多情感經驗,我的負面情感經驗就是「不會有人愛我」。

即使牧師說:「你不可以認為,沒有人愛你,你要相信有人愛你。」我還是不知道如何翻轉我內在的東西,後來才知道,不只是要轉換念頭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有許多治療內在的創傷經驗。



「早年決定」會成為人生劇本

早年下的決定叫做「早年決定」,雖然忘記內容,但情感強度不會忘記。溝通分析學派說,這些「早年決定」會成為你人生的劇本,這些情感經驗會決定一些不利於自己的自我形象。這些形象不是上帝定義你的,你拿這些形象跟人互動,叫「行動互動理論」。

「不會有人愛我」一定是假的,「不相信別人會愛自己」,所以會努力認真為了贏得別人的愛,這些都是自我形象作祟。

「負面的童年經驗」是指18歲以前負面的童年經驗,包括心理及身體。當我們心靈受傷了,對未來是沒有盼望的。但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

1.首先要察覺並承認自己內在有創傷,且發現自己傷在何處?

2.用眼淚發洩內心的委屈傷害,讓心靈得到釋放。

3.從基督信仰中經歷被神所愛及醫治,走向真我,不再跟人比較只做自己,相信自己是獨特的。




講員:錢玉芬係政大心理系助理教授、佳音電台 心靈訪客 節目主持人
(本文轉載自2011年6月出版的 佳音90.9廣播月刊 內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